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31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卓)当千年湘绣遇见第七代小绣妹,会“绣”出怎样的火花?当95后刀剪匠接过“夕阳产业”的祖传手艺,该如何延续荣光?31日下午专业配资门户官网,开福区“匠心潮动传薪火 福启非遗正青春”非遗主题活动在湖南省博物馆周边启幕,长沙市湘绣创新创意大赛颁奖、捞刀河刀剪代表性传承人分享以及一系列非遗表演与体验精彩纷呈,吸引2000余市民、游客观摩游玩。“手艺不老,我还在!”面对直播镜头,“95后”捞刀河刀剪传人肖超,自信道出开福区非遗创新与传承的青春前景。
3D打印、AI人工智能炙手可热的当下,湘绣、手工刀剪这些传统老手艺行当,会不会缺乏年轻人关注而“夕阳西下”?活动现场,沙坪湘绣第七代传人施静云、“95后”捞刀河刀剪传人肖超以自己的“守艺”亲历证明:只要与时俱进,技艺永远青春。
活动现场,“湘约星城 绣美开福”2025年长沙市湘绣文化创新创意大赛颁奖典礼成为焦点。两组“十佳”作品——坚守传统韵味的“创意精品”与融合现代生活的“文创产品”,共同展现了湘绣在新时代的多元面貌。“希望能让更多人戴得起、用得上湘绣,让湘绣从‘陈列品’变成‘日用品’和年轻人的‘潮品’!”作为本次大赛的获奖选手,施静云对湘绣传承年轻化、湘绣作品潮流化充满信心。她设计的湘绣耳饰,深受30岁以下的消费群体欢迎。去年,她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联合开发“湘见相熹”首饰系列,在海外上线,当天就卖断了货。
展开剩余43%“夏天在1300℃的炉膛前,挥舞15斤重的锤子敲打不停,这样的苦我们年轻人都吃得!”捞刀河刀剪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肖超,自小生长在刀剪世家,师承被誉为“捞刀河菜刀王”的彭泽林,是目前捞刀河刀剪最年轻的传承守护者。这位“95后”匠人用行动诠释着对“传承”二字,他的工作室甚至推出蜚声国际的大马士革钢等高端刀具。“传承不是故步自封,而是与时俱进。在我的直播间里,许多年轻人第一次了解到一把好刀的诞生过程。”肖超通过直播和短视频,让传统锻造工艺走进大众视野,这种直接互动让他找准了非遗传播的新可能。
本次活动由开福区委宣传部、开福区文化旅游体育局承办,开福区文化馆执行。开福区文化旅游体育局负责人表示,青年不仅是非遗的传承者,更是非遗未来的创造者,要让非遗技艺在青春的手中焕发新生。现场还设置了非遗沉浸式体验区,既有棕编、面塑、剪纸可感可触可体验,也有糖画、九如斋等美食可逛可购可品尝。开福区将持续浓厚湖南省博物馆周边非遗传承体验氛围专业配资门户官网,为省博、烈士公园“馆园融合”增添新的文旅亮点。
发布于:湖南省富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